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【影视锐评】
近日,东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公开课节目《海洋公开课》邀请海洋学界顶尖科学家、科研机构专家、人民海军等嘉宾前来,运用嘉宾讲演、趣味试验、海上课堂等多种形式,结合AR、XR等技术,给观众带来了一次沉浸式海洋探索之旅,也引发了业界对电视公开课节目类型的关注。如何让观众润物无声地理解深奥的知识,认同抽象的理念,这个问题值得思考。
电视公开课一开始主要以学生群体为目标受众,将传统课堂教学内容与电视表现形式结合,借助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实现大众传播。2008年起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每年都要播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《开学第一课》,每年节目针对当年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事情选定内容,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,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使电视公开课走入大众视野。2012年,总台又推出《开讲啦》,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分享前沿知识和生活感悟,与青年人讨论他们关注的人生课题和社会议题。该节目获得观众认可,在业界掀起了一股创作热潮,《音乐公开课》《考古公开课》等电视公开课节目涌现出来。
随着创作理念不断升级,电视公开课不断拓展创作边界,与非遗传承、宇宙探索等知识领域结合。从知识普及到价值引领,在国民通识教育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比如,《非遗公开课》聚焦非遗文化,呈现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鲜活实践和当中蕴含的东方智慧。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近年来在跨年节点打造的《思·享》系列节目对当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归纳总结,对“中国道路将为世界提供哪些借鉴”等时代命题给出理性解答。《海洋公开课》展现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,激发大众对海洋科学研究的兴趣与认知。这些节目回望历史,展望未来,上九天揽月,到深海探险,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。
与线下课堂教学不同,电视公开课面对的不只是课堂里的学生,更是广大的电视网络受众。如何适应时代变化,与日常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,从而满足不同年龄、不同背景的人们多样化的观赏需求,使他们从节目中获得有益信息、审美愉悦,是电视公开课亟须突破的关键。梳理近年来得到观众认可的成功案例,不难发现,除了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外,还需要创新展示方式,强化观众的参与意识,让他们从单向接受变为双向互动。比如“天宫课堂”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,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制作液体球,学生在地面做对比实验,展现太空和地面不同的现象。很多孩子观看节目后,被神奇的科学现象震撼。《开讲啦》的编导在节目制作前期走进高校,就“想见哪些嘉宾,想听哪些话题”的问题进行调研,并以“你想听谁讲,我们就请谁来”为口号,在网上征集演讲嘉宾。这些作品或用科学实验进行场景联动,或进行议程设置,实现话题互动,非但没有削弱知识的严肃性,反而将专家学者的学术话语体系与大众的通俗话语体系有效对接,让观众更乐于接受。
沉浸感也是当下电视公开课着力探索的创作方向。为了让存在于人脑海中的知识和理念,变为可感知的影像,编导们尝试了多种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法。比如《开学第一课》让主持人与学生以当代人的身份走入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学堂,与老学者、学童们展开关于小康的跨时空对话,引领观众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,深入了解“小康”一词的起源、演变,以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。《海洋公开课》中,中国首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唐立梅化身深海之旅讲解员,带着观众进入AR技术打造的“观光电梯”,随着下潜深度变化,介绍海底不同层带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特征。这些作品以观众感兴趣的事件性、动态性呈现,营造神奇瑰丽的知识世界和引人入胜的审美空间,将复杂、专业甚至深奥的问题说得通俗易懂,并在互动中激发人们思考知识背后的深层次问题,为电视公开课赋予了更多艺术气质、生活气息、理论厚度。
总之,从知识传播到艺术表达,经过多年发展,电视公开课不再只是线下教学课堂的有益补充,而演变成一种“高而不冷”、广受欢迎的节目类型。随着互联网发展和传媒生态改变,大众审美口味和观赏习惯发生深刻变化。在新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,创作者应该进一步开阔视野,创新思维,对高深知识进行通俗化、大众化、电视化地转化,使其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对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产生积极引导。此外,这一类型的创新实践也给电视节目发展带来有益启示:创作者应该打开思路,努力尝试更多跨品类、跨媒介的融合,运用形式方法的创新赋能内容生产、理论宣传、精神引领,从而让影视创作更加言之有物,让主流价值理念更加传之有道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3年06月28日 15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