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面临毕业季,小编的论文就刚刚被送去盲审了。最近研究生们面临的毕业压力越来越大了~
一方面,盲审和外审越来越严格,校内老师说的不算,得盲审专家们通过才能进行最终答辩;另一方面,从2021年1月1日起,教育部印发《毕业论文(设计)抽检办法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启动毕业论文(设计)抽检试点工作,要求抽检每年进行一次,本科生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%,硕士研究生的抽查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5%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这意味着,即使现在毕业了,未来的某一天你的论文还可能会被重新拿出来审查。
但反过来看,“天临事件”也不一定是坏事,毕竟它能让中国的学术圈子自我净化一下。学生们不能再抱着“水水求过”、“论文裁缝”的心态来混日子~不仅仅是毕业论文,研究生们日常工作的核心也是围绕着“论文”来进行的。
论文可以说是流通在学术“市场”上的重要“货币”。很多学校都以发一篇正规学术期刊的小论文作为毕业要求。对于有志于读博的同学们来说,论文成果更是申请名校的重要“筹码”。
但是,怎么开始论文写作,成为了让很多学术小白困惑的一个问题。身边高校的同学们都反馈,学校里对于研究生针对性的学术训练其实很少的。
这就是一个有点矛盾的地方。我们都是通过应试的方式,阅读几乎同样的备考资料而考上研究生的,但是一入学之后,老师们好像已经默认你会写论文一样的布置作业。在不明白研究是什么、怎么算是一篇正经的学术论文的前提下,就被赶鸭子上架似的写论文了。相信大部分研究生都会经历这个阶段。
所以,有针对性的去学习“什么是研究”、“怎么写论文”真的是每一个研究生的必修课。这个课程学校不开的话,只能自己找一找别的途径。
因此,小编在这里非常推荐我们学堂的课程设计,在考研阶段,就注重培养学员的学术意识,在平时专题学习的同时,老师就会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们去发现问题,问题意识就是学术研究的起点。让大家在成为研究生之前,就沉浸在研究的环境里了。
在考研备考阶段,学堂就注重对学员学术意识的培养。
【考研班同学回忆】:
转眼间,考研初试已经结束,在大佐老师这里的美学学习也暂告一段落。
回忆起大约也是在去年这个时候,我决定走上了考研征程。起初并没有考虑到要去报班,年初虽已开始准备,也早在豆瓣、微信公众号上对于大佐老师有所知悉,但自己闷头看了小半年的书后才最终决定去报班。这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:一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,我逐渐发现一个引路人是不可缺少的,自己孤军奋战始终对于方向仍不清晰;二是相对于市面上常有的网课来说,我比较期待一个能在课上与老师同学有所交流的氛围。
经由大佐老师的教学,我很快意识到自己之前盲目地输入,却并未考虑到输出的需要,在这一点上大佐老师每堂课都会布置预习的作业,一方面能够对课程有大致的了解,另一方面大佐老师每次都会对作业进行细心的点评,由此也能够检验自己输出的成果。同时,一起在此学习的大家不仅既是竞争对手,同时也更多地是战友,这种并肩作战、共同学习的氛围也使得我焦灼的备考心境得到了安慰。
美学之路漫漫,资料不仅繁多,且常在关键问题上表现为百家争鸣的局面。这对于跨考的我来说,常有手足无措之感。大佐老师的课堂总是用扼要的语言概括总结各名家的观点,在备考宝贵的时间里尽可能地补充上更多可资参考的观点。
我常常对原文抱有恐惧和逃避的心态,这一点不仅仅是对文言文、外语的惧怕,同时也是我对自己观点的不自信:我常因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,而在陌生的题目上大脑一片空白。然而在课堂上,我们被老师鼓励着面对原文,针对原文去做出分析和自己的观点,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的。印象最深的是临近考前时,面对一道未曾准备过的模考题,我大脑一片空白,最终还是翻书作了总结才去作答,马上面临大考的紧张感也让我十分焦灼。我将自己的这种忧虑告诉老师,本已产生了些自暴自弃的念头:自己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,面对不会的考题还是会失去勇气。老师不仅没有批评将近临考还处在这种状态的我,还以我们熟知的知识点为例讲解如何去拆解题意,详细地将方法论娓娓道来,鼓励我去根据所学做出自己的理解和陈述。这一次一次的练习,对我来说其意义不仅仅是锻炼考试的输出,更是老师一次次对亦步亦趋的我提出的试炼和鼓励:即使前已有精彩的名家解析,也切勿全盘接受。忠实于原文、立足于所学,做出自己的分析和总结,这不但是一个考生应备的素质,也是有志于此的学者应该具备的心态。
前路仍然漫漫。然而,这段时光有大佐老师的美学班一同度过,是一段无悔的、充实的时光。这段学习的过程,同时也是不断认识自己、摸索前路的过程。为何学习美学,或说学习哲学,对于我来说,最初的起因显得有些一头热血,然而在大佐老师这里的学习使得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,这和所学与生活的融会贯通是分不开的。今后,即使不再从事美学相关的行业,我想这种思考和学习也会伴随着今后之生活,持续下去。
在此,隆重推荐我们行而上学堂设立的学术训练营(论文课)。按照日本高校研讨会(ゼミ)的形式,在每周一次的研讨会上,同学们按顺序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度,大家畅所欲言,老师提供针对性的学术写作训练。
主讲:大佐老师
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,其后以初试、复试第一名的成绩,一战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,现于日本一流帝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
目前致力于哲学史、宗教学、美学、艺术学等领域的研究,发表中文、日文、英文论文二十余篇。两度以优秀论文获奖,并受邀于中央美术学院、浙江大学、杭州佛学院等举办个人讲座。
关于大佐老师个人的学术成果合集,请看这里(原文链接):文科博士生大佐的二零二二|发表出版十三·讲座报告七·奖励任用十
【尽我所能,真诚相待】
对美院来的考研的同学,不但指导研究课题,甚至提示创作方案,调动一切资源地帮助同学们在各自的道路上美美的成长。
惟愿大家【心明眼亮,平平安安】
论文课由大佐老师担纲,以在出色地完成硕士论文、发表论文为目的。之后由各个专业学长针对报考院校与导师开展介绍和辅导。
“研究”不只是技术,还需要平台以及机遇,所谓的“学术资源”之僧少粥多,是从事此行业的耳目共睹。教学资源正是一流大学、顶流大学与普通大学硕博士的区别,而在学堂,老师与学员是教学相长的伙伴,是学术共同体。学术是生命,我们就是坚实的命运共同体。
不画大饼,在去年的一年中,我们每周研读、报告《芝加哥手册》,已经读完了第一部分,掌握了坚实的研究技能、树立了正确的研究理念。通过每周汇报研究进度的论文课,深化对自身研究主题的理解与磨炼了研究技能。
学堂更是通过组建共同研究的方式,手把手带领同学从翻译稿开始,收获了一定的成果。“人之道,损不足以奉有余”,研究这东西,就是越有的越有。万事开头难,学堂给你第一个成果,带你一起渡难关。
01 学员翻译文章
02 学员论文入选学术会议
03 训练积累,箭无虚发
通过注释训练文献细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,并总结为论文发表,箭无虚发。
04 高效指导,通过审核
通过准确、有效的指导,学员成功通过国家公派留学生材料审核+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申请[撒花]
如上,学堂的论文研究课的助力思路是由翻译论文、注释与书评等方式获得成果的敲门砖,进而展开独立的研究,走向学术的正途与开启学问的征途。
一方面带领大家走向正规的学术道路,培养独立的学术意识和研究能力;另一方面,老师针对同学们自己的研究方向,提供“量身订制”的论文辅导和文书修改服务。
让你在升学的路上平步青云、畅通无阻,在研究的道路上打下坚实基础。
论文课报名,请咨询微信:
jyotisamadhistha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