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日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沈长海 吴本科
北斗,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星辰名字。如今“北斗”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,承载了更多的荣誉。
(资料图)
5月17日10时49分,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五十六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。从2000年到2023年,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将56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,成功率达100%。
任务成功的背后,有一支落区工作团队,常年奔走在火箭发射落区一线,见证着北斗的腾飞组网。他们就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卫星观测站落区工作组。
时隔多年,落区工作组组长胡晓枫始终记得第一次参与落区任务时的情形。
1994年北斗工程全面启动,也正是那一年,胡晓枫参加工作。大山里,GPS定位既不准确,信号又不稳定。GPS靠不住,就只能依靠人工定位。那个时候的落区团队只能拿着地图在山间小道摸索前进,在山沟里一绕就是一天。
“从那时起,我们暗下决心,一定要为国家的北斗建设工程尽自己的一份力!”胡晓枫回忆道。
一次,任务突然因故推迟,没有接到通知的群众认为任务已经完成,纷纷返回自家。危急之时,胡晓枫紧急联系当地通信部门,通过群发短信、电台广播、电视插播紧急通知等形式,迅速将消息告知当地群众。事后,尽管有部分火箭残片砸损到群众房屋,但无一人受伤。
“我们多走一里、多到一家、多说一句,落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多一分保障。”胡晓枫说。
仅2022年,他们就累计协调动员地方政府出动民兵、公安、消防、医疗等应急力量2万余人次,动用各类车辆1200余台次,安全疏散群众约670万人次,实现了落区“无人员伤亡、无重大财产损失、无重大舆情影响”目标。
自主创新是北斗工程的制胜密码,同时也是落区工作团队的制胜法宝。
以往,动员疏散落区群众,他们靠的是一副“铁脚板”;如今,落区移动指挥车、无人机等新装备逐步列装,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运用日益丰富,落区任务指挥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,火箭残骸实现自主可控回收。
同时,他们还配合工业部门开展以“伞降技术+舵控技术”为主的落区可控回收技术验证,探索简易遥测设备和小型相控阵雷达跟踪测量火箭残骸,满足运载火箭子级可控回收、精准落控需求。
“过去我们靠着‘婆婆嘴’开展落区工作,成效有限;现在强化了体系建设,无论任务多紧迫,我们都能确保标准不降、措施落实。”胡晓枫说。
随着北斗一期、二期、三期工程顺利完成,落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交通通讯也得到了极大改善。
某次任务中,火箭残骸落地后第二天上午,落区工作组接到当地政府报告:一名群众主动将掉落在田间的残骸碎片搬交到县政府。这位群众说:“这是国家的东西,要交给国家。航天发射,我们也是受益者,不能因为我们的疏忽,耽误了大事。”
提起这件事,组员邓华说:“我们的每一次成功,都离不开落区群众的默默付出和大力支持。大家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才能汇聚同心共筑伟大航天梦的强大合力。”
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局部到全球,北斗系统的建设也见证了这个团队20多年几代人的奋斗历程。
如今,颗颗北斗卫星环绕地球,成为夜空中最亮的“星”。落区工作团队也成为一支“全域机动化、搜索立体化、力量小型化”的落区搜救回收专业队伍。
“前进道路上,我们将继续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,不懈探索、砥砺前行,接续走好攀登科技高峰、建设航天强国新长征。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卫星观测站站长夏明飞说。
上一篇:关于环保的资料50字
下一篇:最后一页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